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包含「remote working」標籤的文章

2020 Covid-19 疫情對自己工作的影響

記得在 1990 至 2000 年這中間,有著許多關於網際網路的美好應用情境(Scenario),例如與分隔兩地的長輩打視訊電話、大家在電腦螢幕前正襟危坐開會、透過網路服務看線上目錄。這些情境在這幾年陸續實現,特別在今年,對著鏡子說話、做體操訓練不再只出現於童話故事的場景,在自己的空間裡,對著螢幕鏡頭發言、良好的收音與隔音設備也不再只有網紅們的事業。因為 COVID-19 疫情與封城,許多人不得離開家,有些國家施行因性別來交替上街採買,或交替外出購物,各種政策,許多機構與組織也因此開始調整自己的營運政策。 台灣從上到下的團結合作,讓台灣比其他國家多爭取到許多時間和空間,希望也來得及趕上其他國家改變、轉型的速度,而不是原地踏步。

遠距工作沒有報導中的那麼浪漫

unsplash-logo Toa Heftiba 上圖應該是很多人對遠距工作的想像情境,但下面這張圖會是台灣較有接近的遠距工作者狀態: unsplash-logo Brooke Cagle 因為COVID-19(武漢肺炎)的關係,許多媒體開始鼓吹遠距工作的優點和指責台灣企業至今不願意轉換為遠距工作是老舊、不知變通、不信任員工的守舊、古板思想及行為。 就我自己所接觸到的,完全沒有辦公室的「三人以上的公司」也只有一家,其他可能是個人工作室、以家庭為單位所組成的小型公司,在 Marissa Mayer 擔任 Yahoo! 的執行長期間,2013年起更禁止員工遠距(在家)工作,也有一些公司開始思考遠距(在家)工作和在公司裡實際參與的優缺點。 雖然我是可以遠距工作的人,也知道遠距工作的優點,也偏好遠距工作。但遠距工作在實際執行上的缺點也不少,而且會讓工作量和設備成本、管理成本增加很多,這些則是許多倡導遠距工作的人不會寫的,那些浪漫文字報導的背後,證明他們很少或根本沒實際想過要去處理這些行政問題(因為他們可能不是行政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