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隨手記】杯子理論

「杯子理論」這四個字的內容是別人告訴我的。

在我專四打工時,一起工作的老師問了我一個問題:「有沒有『沒有』這個東西?」有點像繞口令?那個時候老師拿了一個紙杯,我們藉著討論這個問題,進而討論「存在」。星期四上課,台上的老師也拿著紙杯開始討論了印度教中的一些理論。

那什麼是「杯子理論」咧?其實這是自己整理出來的東西:「當杯子裝滿水時,我們會說這個杯子裡有東西。但是當杯子裡的水被倒掉了,杯子裡還有東西嗎?如果『沒有』,那存在於杯子裡的空間呢?又,當我們把杯子這個外殼去掉了,又剩下什麼?這個杯子裡的空間還存在嗎?換個角度想,人也因為一直執著於這個『人形』所以看到的永遠是『杯子裡的東西』,也因為害怕這個形體裡是『空』的,所以努力的,在往這個杯子裡加東西,也永遠只看到杯子裡,而不是杯子外的世界。也因為害怕沒有了這個形體便代表自己沒有存在過,所以人不斷的抓著這個外表,依戀著這副肉身。」

所謂的「認知」,是人看到一個物體,再經過大腦處理後,所儲存下來的一種「體驗」。所以,每個人都活在自己所「認知」的環境裡,也對於這種環境感到安全、滿足,但當面臨到一個未知的環境時便會感到害怕。看過電影「海上鋼琴師」嗎?其實主角1900便是這樣的心態,他對於未知的陸地感到害怕,於是他選擇回到他所熟悉的船上。

再想遠一點,想想人的死亡吧!其實多數人是還沒想過死亡這個問題的。也許你會反駁我死亡不就是那麼一回事,只不過是停止了呼吸而已。可是,就是因為人對於死亡後的境界感到恐懼,對自己已經熟悉的環境感到依戀,而逃不出輪迴,生生世世都在這個生命之輪中循環。

「我活著,是因為我想活著,有一天我覺得我可以走了,我就會離開這副軀體了。」這是我讀「西藏生死書」後的感想,不過這本書我還沒讀完。自殺的人並不是真的不想活了,在他們死前的那一剎那,或是導致於他們尋死的理由,都是因為對人世感到不滿或對某個人還有怨念、對某件未完成的事還有牽掛卻又找不到突破的方法,所以才會選擇讓自己的生命結束,認為死後就可以解脫一切了。其實不然,通常這些導致死亡的人事物往往都是再回到人世的最大原因,也因為這些怨念和不滿,而生命之輪被推動,又重新輪迴。

最近我會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準備好面對死亡?而答案卻是:「還沒」,我對「我」這個形體所認知的一切還有所依戀,對這個杯子裡的一切還沒完全了解,也還沒準備好面對杯子外的一切,所以相信自己還沒準備好面對死亡。

在2001年的12月30日,我寫下了這篇還不是很完整的「杯子理論」,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寫下完整的「杯子理論」,也希望在那時,我已準備好面對死亡。


以上寫於2001/12/31,基本上,我還沒打算要怎麼寫完整個想杯子的想法。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女性在防災包中應準備的物品

全球在這幾年地震頻繁,再加上戰爭的陰影愈來愈大,坊間已經有各種災難包的清單作為一般人備災參考,也看到有些廠商會與名人合作,推廣救災包的重要性。我也採購一個以減少準備的成本,但在檢視與思考廠商陳列的物資清單裡,還是少了什麼,特別是如果遇到戰爭時,那些救災包,不論是幫小朋友準備的、幫寵物準備的,看似很棒,仔細想想,比較像露營用的物品清單。 這讓我很沮喪,因為我買了一個還要花更多成本準備急救藥品的防災包。身為女性,我會選擇多備急救藥品及衛生物品,因為那是能保護生命與尊嚴的基本協助。 網站中所販售的急救內容物是備而不用,反而有些必要的物品,如 止血帶 、止痛藥等,可能因為法規管制而沒有被列在販售的急救藥品清單中,但也沒有詳細的列在教學文章中,許多必要的物品都被輕描淡寫的帶過。我雖然已採購該防災包,但仔細想想,那個可能比較像露營用的清單,有點後悔,但我會留著當基礎,再把沒必要的東西改為必要的物品。災難來臨時,我們都只能選擇必要的,而不是選擇想要的。 急救訓練時的經驗 專科時曾與同學接受紅十字會的急救訓練,有一堂課裡,參與的學員們都討論過「物盡其用」這件事,例如在山上突然骨折或不幸出現開放性傷口時,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拿來急救使用的?且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只能帶必要的物品離開,也能減少不必要負重,確保行動方便。 我曾檢視過多份清單,但都沒有看到女性必備的物品。有些東西不論在何時對女性來說是必備的:保險套、避孕藥、衛生棉、消毒藥片,有些物品因為國內法規管制,所以不會在販售清單上出現,所以還是需要自己準備。 保險套 :在戰亂或災區,被迫流離失所時,女性容易因性暴力而面臨傳染病或非預期懷孕風險。雖然保險套無法完全保護女性尊嚴,但至少能減少性病與意外懷孕的風險。另一方面,與許多大型儲水袋相比,保險套體積小、攜帶方便,也能臨時裝水,在缺乏乾淨飲用水的環境下派上用場。 避孕藥 :若在災難或戰爭環境中,醫療資源極度不足,女性若意外懷孕,將面臨極高的健康危機。避孕藥雖然在一般通路不易買到,但若能事先向醫師取得處方並納入防災包,就能有效降低非計畫性懷孕。 衛生棉 :一般型的衛生棉也好,或是夜安型(例如34、40公分)的衛生棉,除了生理期使用外,厚實且吸水量大,在臨時缺少紗布或繃帶時,也可用作包紮或止血墊。如果場地髒亂,同時也能暫時保持傷口乾燥,減少感染風險。雖然占空間,但在災難環境中,這些吸水性佳的材...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陽光和蓮花的回憶--插曲

在惡夢連連之後,貨運送來一箱冷凍,送貨運的 叔叔 看我睡眼惺忪,再三提醒我:「要馬上冰起來哦!」洗臉以保持清醒拿刀子拆箱不會割到自己的手。 原來是爸爸在台南的同事寄來的十二塊破朴子餅和四袋蓮子。破朴子餅沒弄熱看起來濕答答,賣相不佳,所以不拍了,拍蓮子和凌晨我弄好的藕粉: 蓮子分為兩個品種,照片裡的是長型的蓮子,吃起來比較Q,有點彈性,拿來煮甜湯或是排骨湯都很好吃;圓型的蓮子口感比較鬆軟,適合燉排骨湯幫大人小孩補營養。照片中處理的方式,也可算用心處理了,現在鄉下大概也只剩老人家和外籍新娘願意處理吧? 上圖是還沒有煮熟的藕粉。 上圖是加了黑糖煮好冰涼的藕粉,不過我是用快速煮法,黑糖加的不夠多,不甜也不香。 上圖就是破朴子餅囉!媽媽試吃後覺得單吃也很好吃,而且一次要吃兩塊才夠味。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diary , child hood , 藕粉 , 蓮子 , 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