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四年一度的政治狂歡節

公園裡的櫻花本來什麼都不想說,政治文不是專長,但這四年一輪的政治狂熱,特別是今年,實在是熱的一點意義也沒有。

316那天下午,去台大醫院探病,原本應該安安靜靜的病房,卻被遠處傳來的加油聲吵的不得安寧,坐在床上休息的病人抱怨說:「吵都吵死了,怎麼休養?」鄰床的病人本來在讀書,最後也被刺耳的喇叭聲和群眾的歡呼聲,混合著我們刻意壓低聲音的聊天,最後還是離開了病房。

不論當時從病房窗戶望出去是藍是綠,都讓我覺得他們吃飽太閒,好好的一個星期日午後,不去郊外曬太陽,反而在台北市裡吸廢氣和讓自己激情高血壓,都是不健康的手法,也直接影響到需要安寧的醫院病人。在台北市工作了一個星期,我覺得台北市的空氣實在糟到不行。

下午五點我離開中山南路往捷運台大醫院站走去,想當然而,整個街道塞滿了人,我被塞到完全不能走,而人這種動物,只要聲勢壯大,有同夥,就會欺負弱勢的人。我急著回家,走這也不是,走那也不是,一氣之下乾脆停下來打PP簡訊:

[選舉]有沒有搞錯?在醫院旁邊辦造勢活動,病人們怎麼休息?這些候選人怎麼盡搞這些浪費資源的事?這些人會不會太閒?
我很生氣,因為我完全不能動,就連台大醫院前盛開的桃花、李花、杜鵑花都不能平撫我的情緒,最後口不擇言的又發了一則簡訊。我不能想像這樣一個美好的假日午後就這麼的被政客的活動所毀了。一定會有人笑我何必在那天出門?其實我根本不知道316那天有什麼活動,我只知道,那天下午,兩點半我到壹陸壹時,大家已經開始排隊等喝咖啡,大哥和希洛請客人離開店內,讓他們休息抽支菸,三點準時開工。

316之後,每天晚上的新聞時刻,也就是晚餐時間,我都看到藍營的廣告,這個時段的廣告費特別貴,轉台,還是他們的廣告,連轉四台,四台都是他們的廣告,廣告內容都不同,他們真是有錢,廣告內容雖然都是在挖敵人痛腳,不可否認表現手法的確特別,特別到讓我覺得:「要不是有DPP,這些貪污的官員還抓的出來嗎?為什麼他們敢明目張膽的貪?還不是KMT多年來執政的惡習所留下的結果?」。

昨天在辦公室裡收到一封mail,分析兩個陣營的政策分別對台灣有什麼影響,還蠻有趣的,但我也只當玩笑話看看。不過,在政治立場上,受到老爸和大舅舅的影響,我是偏綠的,也是偏台獨的,但我從不認同那些在螢幕上耍嘴皮的立委,因為他們除了耍嘴皮和作秀外,好像也沒什麼建樹。如果問我為什麼不支持藍色陣營?其實很簡單,一來我不想看到以後有個自以為很帥很有魅力的傀儡總統,漂亮的臉蛋不能治國,沒聽過紅顏禍水啊?雖然他永遠都不會是我定義中的美男子。

昨晚我在路邊攤買了個髮夾,賣髮夾的大姐在收錢時問我:「妳總統要投給誰?」
我笑說:「這話題真敏感,妳問這個很危險啦!」
她連忙點頭說:「對啊!像那個阿婆下午就和人家為了投票的事吵起來…好像都這樣吼!挺藍的比較溫和,挺綠的比較激進。」
我聳肩,笑著說:「不管藍的綠的當選,選舉過了,日子還是要過,工作還是要做。」
她也訕訕的笑說:「也是啦!該做的還是要做。」

我把這番對話當笑話,在等偉展到壹陸壹時說給他們聽,大哥有點感慨的表示,不管誰當選,如果人心不變的話,經濟也很難改變,並不是因為誰當選就能帶來繁榮的好生活,而是人心的改變,減少那些怨懟和貪婪,靠自己努力而不是靠那些政治人物和朝令夕改的政策,才有可能讓整體環境變好。

有一個廣告好像是說人生本來就是選擇,所以讓銀行幫你解決不必要的選擇題。去投票與否?投給誰?領公投票與否?贊同與否?這些都是選擇。去年第一次公投,我們這一鄰的公投票領得有點刻意,得分成兩次來領。當我在圈票亭裡時,外面有個女人大喊:「我不要領公投票!」於是我體會到教育的重要,如果我們懂得尊重別人,領票投票與否,都應該是每個人自身的權益,選擇領票表達自己的意見或不領票抗議公投這件事,都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成年人該做的事,不然我們何必規定年滿二十歲才能投票?我們是該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表達權益的行為。

還好,選舉就快結束了,不論藍綠,當選舉結束後,大家都是一樣,都是人而已,就像跨年一樣,跨過了一個年,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真正會改變未來的人是自己。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因為日常事務,我遇到網路詐騙了

在各位閱讀我的個人被詐騙經驗前,請看一下內政部警政署的 打詐儀表板 網站,了解一下台灣每天有多少人被網路詐騙,各種網路詐騙的手法,好好保護自己,希望不會有人再被詐騙。 為什麼沒有洗滌貼身衣物的小家電? 台灣的女性多少都有被教導貼身衣物要與一般日常衣物分開洗滌的觀念,且不要與襪子一起洗,加上女性貼身衣物的材質也不適合洗衣機洗,所以多數女性在洗澡時會順手洗滌自己的貼身衣物。因為浴室空間有限,所以我也是拿個小板凳、洗臉盆、洗衣板,在小小的空間內把貼身衣物洗乾淨。隨著年齡增長,我開始覺得這是一種負擔,甚至遇到出差過夜時,晚上會累到沒力氣洗貼身衣物,帶回來洗,就更疲倦。 有時候在居住的地方,是公用的洗澡間,更不好意思拿著裝著貼身衣物的洗臉盆在洗手台洗衣服,如果在公共淋浴間裡洗衣服,還要注意自己是否占用其他人使用浴室的時間。 所以長期都在注意有無這種小家電,我相信它有需求存在,例如寶寶的口水巾、衣服,就不適合與大人的衣服襪子一起洗,但寶寶的衣服都小小的,就像女性的貼身衣物的布料也沒有太多,全丟進洗衣機裡,又十分浪費水。 不幸的是,大多數這種專門洗滌貼身衣物的機器都來自中國,而且台灣似乎都覺得反正手洗就好了。那有人算過手洗一套貼身衣物要花多少時間嗎?一個家長還要再手洗嬰兒衣物的時間要花多少?這個需求存在,卻沒有人想要做這一塊。或者,消費者得冒險去買中國的產品。 一個冠上台灣品牌合作的迷你洗衣機吸引我的眼光 我覺得不用 Facebook 是人生最棒的決定,但我仍使用 Twitter、Instagram 與 WhatsApp, 用Instagram連結植物社群,Twitter 與 WhatsApp是連結網路治理社群與國外的朋友。其他通訊軟體如 Signal、Telegram,我都有使用。 今年 5 月是我個人意外忙碌的月份,需要台北台南兩地跑,所以迫切的需要一台方便的清潔小家電來節省我更多的時間,於是我睡前滑手機時,在 Instagram 上看到所謂「玉如阿姨與東元家電TECO」合作的迷你洗衣機,我還轉發給朋友,想到這個東西的人很厲害,因為它就把果汁機裡的刀片拿掉就好了。 因為是睡前,所以沒有想太多再去查證,更何況它的價格還算合理,且是貨到付款,不用先匯款,所以我就下單,填寫收件資料後就去睡了,雖一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它不需要填寫電子信箱位置,它只要收件人姓名、電話、超商店名即可。 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自國際AI治理政策發展概況,反思台灣AI政策發展階段

這陣子試著把重心挪到其他非網路世界,讓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維護自己的健康,且在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舉辦期間,也只參與自己有興趣的線上會議。然而在整個上半年,我在工作中所觀察到全球AI治理政策及法規發展,都顯示台灣相關立法進度延宕。 台灣政府的立法習慣是先觀察其他國家怎麼做、已經實行相關政策的後續發展成果優劣,再從這些經驗中快速學習。 我看到幾個國家都在往前一直跑,台灣內部的政治因素影響,台灣國發會終於推出「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草案,不是關係人所以看不到內容),新聞稿中也放很多的關鍵字,如量子電腦、資料治理、智慧XX等談了很多年的東西,再放到一個新瓶子裡,同事形容的很好:「目前因為不知道詳細內容,希望不會是新瓶裝舊酒」。 我讀了行政院在7月3日的新聞稿,腦袋裡浮出的是幾年前智慧國家簡報中的那幾個從平面上長出來的汽球。 快速掃瞄歐盟、英國、美國及日本的相關法案,及民間合作 我在這兩個月觀察到英國、日本、韓國、歐盟、美國,不論是在資料治理或是AI治理上的進度非常快。由於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讀法規內容,所以我簡列事件如下,有興趣者可以再去找相關資料,已通過的法案都已經公告在網站上,可以自己再去看: 歐盟在 7 月 10 日通過「人工智慧行為守則」(Code of Practice),將於 8 月 2 日實施,內容包括透明度、著作權及安全/保障(Safe and Security)的規範,以補足 《人工智慧法》,之後也會有相關的指南,形成完整的治理配套措施。自願簽署的企業就表示也自主遵守歐盟《人工智慧法》(AI Act),也會有遵法上的確定性,降低不確定性的成本。不願簽署的企業也有其他遵法的方式,只是不確定性的風險比較高。 英國通過資料法案,這就不再多贅述。 日本在今年3月更新《企業人工智慧指南》,增加新風險和問責需求,在 6月時通過《促進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研究、開發與利用的法案》,目的是打造AI友善的國家。 美國目前仍缺乏聯邦等級的資料保護法案,但各州都有非常嚴格的資料保護法案。除了資料治理法案外,各州也有提出管制人工智慧的法案,而德州州長在6月就簽署該州的《德州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治理法案》(Texas Responsible AI Governance Act,TRIGA),管制對象包括人工智慧系統的開發者與部署者及政府實體。 當台灣民間開始覺察《數位中介服務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