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政府真的需要製作網站嗎?

在讀過美國數位服務腳本之後,政府部門網站的存在性問題似乎也迎刃而解。從建置政府網站到維運政府網站的工作經驗中,從地方機關網站、計畫網站、部門網站,到初步瀏覽最近公布的第二屆政府網站競賽得獎作品,深刻的體會到:
  • 民眾需要的是政府服務平台,而不是政府網站:人民需要的是可以信任的資訊來源,政府網站上的資訊應該都是可信度較高的訊息、每個人都可以了解的內容,即時、正確、可追溯的政府資訊,是人民所需要的。
  • 需要減輕民眾在取得資訊時的負擔:訊息管道眾多,統一的訊息公布網站是必要的。目前在台灣,可以透過政府入口網,依照不同的主題來取得相關的政府資訊與所需要的服務,而不是透過找尋相關部門再至該部門網站取得自己需要的服務。
  • 透過網路推廣政策是必要但非唯一管道:如前所言,人民需要的是服務,而不是政策廣宣或是部門形象網站。民眾希望在網站上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服務,政府可以透過網站、各種行銷方式來推廣政策,但門網站不是政策推廣的唯一方式。許多政府部門會落入行銷的迷思中,認為網路行銷會是政策行銷的唯一方式,卻忽略了政府與商業公司的不同性。政策是對全國人民,應該透過各種方式推廣,網路推廣是因應時代與科技改變所必要的管道,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 站在人民的需求提供服務而不是建置政策廣宣、部門形象平台:在文章的開頭有提到,政府部門的網站分為很多種,但目前有不少網站對民眾的需求可能還不如提供一頁索引,讓民眾知道自己有需求產生時,要去哪裡找到服務窗口來得便捷,從今年的政府網站賽中可以觀察到,都是以民眾需求為出發點所建置的政府網站,而不是以部門本位角度所建立的網站。
  • 網站是否能滿足不同語言使用者的需求?因應不同語言的需求,每個語言版本的頁面資訊與服務是否一致?部門內部的雇員是否了解自己部門網站的內容?是否具足資訊能力管理及維運網站?有無足夠的網路行銷能力與公關能力去面對網路社群?就網站的永續性來看,部門內部有無足夠的預算去維護不同語言版本的網站,使政府資訊達到一致性、正確性、即時性?
  • 政府部門應該專注於提供即時且正確、可信度高的資料讓民間應用:在捷運車廂中看到台北市政府的新版旅遊網站上線了,在廣告文宣上除了打上網址,還特別提到與知名旅遊評論網站TripAdvisor合作。對一個非台灣籍的旅客來說,他在來台灣前可能已先瀏覽TripAdvisor網站或讀了Lonely Planet,而不是先考慮台北市政府的旅遊網站;對台灣本地旅客來說,他可能會先查閱各式各樣的旅遊相關社群資訊平台、部落格,也不會是先瀏覽政府網站。
政府部門的優勢是提供正確、即時性、可信度高的資料,例如合法的民宿有哪些?合法的旅行代辦有哪些?合法的租車公司有哪些?哪些地方可以租借農機具?哪些農地是可以租用?哪些房屋可以租用?哪個地方的交通事故發生的較頻繁?哪些地段的房價(租金)是多少?把這些資料都釋放出來,讓民間自己建立自己所需要的服務網站,而不是由政府部門在有限的預算內建立政府部門網站,可能還會因為預算不足而無法提供對應的服務。政府部門應該專注於提供資料,讓民間去發揮創意拼湊出自己的符合需求的服務,加上不是每個部會都有人可以專心營運、每年的預算也有限,政府部門也可以將網站建置與維運的心力與資源,轉為專注於規劃政府所應該制定的網路科技政策、提供即時且正確的資料並定期維護更新。

參考了日本早稻田大學電子政府治理研究所於2015年6月公布的電子化政府評比結果,從評比的九項指標(註3)中可以得知早稻田大學對於電子化政府評比著重在網路基礎建設、資訊安全、民眾的參與管道、網路政策與管理並特別強調電子化服務,如採購、稅務、保健、一站具足的資訊系統,若是與「網站」有關的評比指標,則是著眼於網站的設計、互動性與技術,並不在於政府網站數的多寡。觀察了自2013至2015三年中年台灣在該評比中的表現:
年度 2013 2014 2015
總排名/評比國家數
8 / 55
18 / 61
17 / 63
成績
83.52
74.51
72.76
在APEC成員中的排名
5
8
8

並把台灣在這三年中的九項指標表現比較,可以得知2014年時,台灣分別在:National Portal、GCIO、e-Government promotion、Open Government等四個項目中出現,但在2015年時,只在e-Government promotion項目中取得第九名,較去年而言是退步一名,整體而言,台灣在2015年的評比表現的並不理想。

台灣政府網站愈來愈多,從原本的*.gov.tw到看不出是政府網站網址的*.tw或*.taipei,自要求各部會提高政府網站親和力與2014年開始大力推廣將政府網站改為響應式網站以符合不同手持式裝置需求、大力要求各部會機關與縣市政府使用社群平台(註1、2)、增加與民眾互動的同時,台灣的電子化政府程度反而在國際評比間呈現退步,在2015年的評比結果中只看到政府努力的推廣電子化政府,在基礎建設與管理機制、相關政策制定上都沒有較明顯的表現。
評比指標2013年排名2014年排名2015年排名
Network Preparedness/Infrastructure
網路設施與基礎建設
--
--
--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Efficiency
最適化且有效的管理
--
--
--
Online Services / Functioning Applications註4
線上服務與應用
2
--
--
National Portal/Homepage
國家等級的入口網站
--
11
--
Government CIO註5
政府資訊長
8
12
--
e-Government Promotion
電子化政府的推動
--
8
9
E-Participation/Digital Inclusion
電子化參與
--
--
--
Open Government註6
開放政府
--
11
--
Cyber Security
網路安全
--
--
--

如果政府部門有完整的相關規劃,各部會之間能有共識在跨部會的平台上提供資料或資訊,方便民眾統一取得,例如建立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或是統一的政府資訊公開平台,讓需要資料的開發者或研究人員可以在一個網站中取得他所要的各部會的資料並運用以建置服務,讓開發者可以透過自己所開發的服務取得利潤;或建置統一的政府資訊公開平台,讓人民可以在這個資訊平台中取得各部會所公布的統計資訊、報告等業務相關資訊,以應用、功能、服務的角度出發,提供跨部會的資料與資訊,都更優於把資源投入在民間網站建置業者該做的業務中,這點是多年來建置與維運政府網站的建議。

刊登於:Open Knowledge Taiwan-真的需要政府部門網站嗎?

註:
  1. 中央及所屬機關網站 Web2.0 服務一覽表
  2. 縣市政府網站 Web2.0 服務一覽表
  3. 九項指標的詳細內容請見:2015 Waseda-IAC International E-Government Ranking Survey (PDF)
  4. 2013年時該指標為:需要的介面(Required Interface)
  5. 2013年時該指標為:資訊長(CIO)
  6. 該指標於2014年加入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女性在防災包中應準備的物品

全球在這幾年地震頻繁,再加上戰爭的陰影愈來愈大,坊間已經有各種災難包的清單作為一般人備災參考,也看到有些廠商會與名人合作,推廣救災包的重要性。我也採購一個以減少準備的成本,但在檢視與思考廠商陳列的物資清單裡,還是少了什麼,特別是如果遇到戰爭時,那些救災包,不論是幫小朋友準備的、幫寵物準備的,看似很棒,仔細想想,比較像露營用的物品清單。 這讓我很沮喪,因為我買了一個還要花更多成本準備急救藥品的防災包。身為女性,我會選擇多備急救藥品及衛生物品,因為那是能保護生命與尊嚴的基本協助。 網站中所販售的急救內容物是備而不用,反而有些必要的物品,如 止血帶 、止痛藥等,可能因為法規管制而沒有被列在販售的急救藥品清單中,但也沒有詳細的列在教學文章中,許多必要的物品都被輕描淡寫的帶過。我雖然已採購該防災包,但仔細想想,那個可能比較像露營用的清單,有點後悔,但我會留著當基礎,再把沒必要的東西改為必要的物品。災難來臨時,我們都只能選擇必要的,而不是選擇想要的。 急救訓練時的經驗 專科時曾與同學接受紅十字會的急救訓練,有一堂課裡,參與的學員們都討論過「物盡其用」這件事,例如在山上突然骨折或不幸出現開放性傷口時,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拿來急救使用的?且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只能帶必要的物品離開,也能減少不必要負重,確保行動方便。 我曾檢視過多份清單,但都沒有看到女性必備的物品。有些東西不論在何時對女性來說是必備的:保險套、避孕藥、衛生棉、消毒藥片,有些物品因為國內法規管制,所以不會在販售清單上出現,所以還是需要自己準備。 保險套 :在戰亂或災區,被迫流離失所時,女性容易因性暴力而面臨傳染病或非預期懷孕風險。雖然保險套無法完全保護女性尊嚴,但至少能減少性病與意外懷孕的風險。另一方面,與許多大型儲水袋相比,保險套體積小、攜帶方便,也能臨時裝水,在缺乏乾淨飲用水的環境下派上用場。 避孕藥 :若在災難或戰爭環境中,醫療資源極度不足,女性若意外懷孕,將面臨極高的健康危機。避孕藥雖然在一般通路不易買到,但若能事先向醫師取得處方並納入防災包,就能有效降低非計畫性懷孕。 衛生棉 :一般型的衛生棉也好,或是夜安型(例如34、40公分)的衛生棉,除了生理期使用外,厚實且吸水量大,在臨時缺少紗布或繃帶時,也可用作包紮或止血墊。如果場地髒亂,同時也能暫時保持傷口乾燥,減少感染風險。雖然占空間,但在災難環境中,這些吸水性佳的材...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陽光和蓮花的回憶--插曲

在惡夢連連之後,貨運送來一箱冷凍,送貨運的 叔叔 看我睡眼惺忪,再三提醒我:「要馬上冰起來哦!」洗臉以保持清醒拿刀子拆箱不會割到自己的手。 原來是爸爸在台南的同事寄來的十二塊破朴子餅和四袋蓮子。破朴子餅沒弄熱看起來濕答答,賣相不佳,所以不拍了,拍蓮子和凌晨我弄好的藕粉: 蓮子分為兩個品種,照片裡的是長型的蓮子,吃起來比較Q,有點彈性,拿來煮甜湯或是排骨湯都很好吃;圓型的蓮子口感比較鬆軟,適合燉排骨湯幫大人小孩補營養。照片中處理的方式,也可算用心處理了,現在鄉下大概也只剩老人家和外籍新娘願意處理吧? 上圖是還沒有煮熟的藕粉。 上圖是加了黑糖煮好冰涼的藕粉,不過我是用快速煮法,黑糖加的不夠多,不甜也不香。 上圖就是破朴子餅囉!媽媽試吃後覺得單吃也很好吃,而且一次要吃兩塊才夠味。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diary , child hood , 藕粉 , 蓮子 , 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