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不曾過去的年輕,過去

天地有大美封面昨天下午去了一場有點奇怪的開幕茶會,會說奇怪是因為在場的人都是彼此熟識的學員,而我們似乎變成湊熱鬧的觀眾,那是個不錯的地方,雖然有著商業化的氣息,但透過這樣的一個地方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一個治療自己和其他人的方式。

因為學員很多,而我們是透過網路知道這個消息去的,所以變成像局外人被晾在一旁,不過那裡有幾個小型的書櫃,於是不熟悉在場人士的我就拿了書櫃裡,蔣勳先生寫的天地有大美在一旁讀了起來。因為是開幕,所以每人可以點一杯飲料和吃小點心,不過我們以為會有一個類似一般開幕茶會一樣的行程,也許因為學員太熱情,所以原訂的行程全都取消了吧!老實說,我個人對於這樣的一個茶會有些失望,該怎麼說呢?這我就保留在自己心裡好了,不過我卻很感謝這個地方讓我靜下來讀一本很美的書,即使現場鬧哄哄的。

美的覺醒封面取消了原本預訂的理療,我們離開了茶會走到誠品書局,腦海裡還是那讀了半本的「天地有大美」,很巧的是,前天晚上我找出一本筆記書,那是五專時期一位很疼惜我的英文會話課老師送給我,由東華書局所印刷的一系列筆記中的一本,書背上寫著「蔣勳」。我在書局裡並沒有買那本「天地有大美」,但買了另一本「美的覺醒」,然後利用晚上去燙頭髮的時間讀了前半本。當我讀到這個段落時,剛好最近遇到自己在某個BBS站用了許久的ID,因為主機不接受gmail信箱,而hinet信箱又收不到認證信的情況,可能要與這個用了近十年的ID與回憶道別,心裡多少有點捨不得,但讀到這個段落時,似乎又不這麼沉重了:

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如果心靈已經塞滿沒有去清除,其實就無法容納新的感官經驗和新的感受。~p.68
我們可以試著清理乾淨所有的人際關係,使這件事變得更簡單些。我們可以試著讓很多的人際關係能夠由空白重新開始,那麼我們反而會感謝空白,感謝寬容,感謝這些通暢而沒有阻塞的部份。~p.69
前幾天晚上和許久沒見的朋友聊過後,我想了很多事情,像是美麗的墾丁夜空還有那年快樂的夏天,我翻著過去的相簿,看著電腦裡的檔案,這些快樂的回憶我也捨不得忘掉,因為快樂的感覺只出現在當下,就那麼一次而已,不會重覆出現,只會因為重覆的動作而出現邊際效用遞減,甚至因為自己反覆的回憶而讓情緒陷入谷底。

抬頭仰望夏天夜晚滿天的繁星,其實是不需要負擔什麼的,我們在那個時刻,如果感覺到生命好像飛揚起來的一種快樂,是因為沉重的東西已經被拿掉了。~p.26
很多事情都只是我自己想不開,不能接受實際情況/自己所以才會把自己逼到情緒的谷底。那天自己一個人在公園裡看著月亮,其實是很多感觸,幾乎失控的在公園裡流淚。當然,十六的月亮是那麼的柔美,散發出來的光卻能使我一個人安心在公園裡夜行,就像一位母親溫柔的撫著頭髮告訴我一切都已經過去了,那段瘋狂不負責的歲月不會再重現,我不再是那個夏天在躺在水泥地上看著星空許願的女孩,也不再是成天追著夕陽跑的人,當這些回憶如果不斷的出現,不斷的湧上來時,我的情緒就開始阻塞,在臨界點因為一點小事引爆波擊無辜的人。

就像房間裡的書和CD一樣,如果不清一些出去,我永遠無法再收納新的書和CD,只會害自己沒地方睡覺還有可能被書蟲咬-咬壞書頁。其實我留最多的應該是筆記吧!學生時代的筆記,不管微積分、經濟學還是政治經濟學,我自己也捨不得丟,許多回憶也是放在腦袋裡捨不得丟的後果就是變成負擔,像我現在還記得大二下期末考微積分,老師出了一題只會在轉學考試裡出現的題目,轉學生寫這種題目當然是沒有問題,老師站在我旁邊看我解題後彎下腰問我:「妳是轉學生吧?」我點點頭。轉學考時我是選考微積分的,修微積分只是補足必修學分-這種回憶有用嗎?老實說,我現在已經不會解那種題目了,連笛卡兒的心型線都忘記了,更別提什麼旋轉。

多少都是會捨不得的,看著即將消失的ID,想起同學草率的幫我用嘸蝦米輸入法第一個學習字幫我取的ID,這個ID曾經代表著某個世界的我,因為這個ID我曾經有一段很難忘的過去,透過網路認識一群跨越網路界限的朋友,這群人也隨著歲月而有各自的人生,這也才是真實的人生,只有我,像是隻蒼蠅似的把自己陷在回憶的糖漿裡,不知不覺的淹死自己。

在燙頭髮時讀到第六十八頁和第六十九頁的兩段話時,其實感觸是很深的,過了這麼多年,只是稍微的一個點就容易把自己推進那幾年回憶的缸裡,我的朋友都說了:「我想要有自己的人生。」那為什麼我還要讓這缸糖水占著那麼一個空間,而新回憶和新生活無法進入腦裡?人腦也是很有限的,清掉一些也會有更新的一些進來,而我也能再重新感受夜空的美。

隨書附贈的CD還沒有聽,睡前來聽一下好了。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女性在防災包中應準備的物品

全球在這幾年地震頻繁,再加上戰爭的陰影愈來愈大,坊間已經有各種災難包的清單作為一般人備災參考,也看到有些廠商會與名人合作,推廣救災包的重要性。我也採購一個以減少準備的成本,但在檢視與思考廠商陳列的物資清單裡,還是少了什麼,特別是如果遇到戰爭時,那些救災包,不論是幫小朋友準備的、幫寵物準備的,看似很棒,仔細想想,比較像露營用的物品清單。 這讓我很沮喪,因為我買了一個還要花更多成本準備急救藥品的防災包。身為女性,我會選擇多備急救藥品及衛生物品,因為那是能保護生命與尊嚴的基本協助。 網站中所販售的急救內容物是備而不用,反而有些必要的物品,如 止血帶 、止痛藥等,可能因為法規管制而沒有被列在販售的急救藥品清單中,但也沒有詳細的列在教學文章中,許多必要的物品都被輕描淡寫的帶過。我雖然已採購該防災包,但仔細想想,那個可能比較像露營用的清單,有點後悔,但我會留著當基礎,再把沒必要的東西改為必要的物品。災難來臨時,我們都只能選擇必要的,而不是選擇想要的。 急救訓練時的經驗 專科時曾與同學接受紅十字會的急救訓練,有一堂課裡,參與的學員們都討論過「物盡其用」這件事,例如在山上突然骨折或不幸出現開放性傷口時,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拿來急救使用的?且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只能帶必要的物品離開,也能減少不必要負重,確保行動方便。 我曾檢視過多份清單,但都沒有看到女性必備的物品。有些東西不論在何時對女性來說是必備的:保險套、避孕藥、衛生棉、消毒藥片,有些物品因為國內法規管制,所以不會在販售清單上出現,所以還是需要自己準備。 保險套 :在戰亂或災區,被迫流離失所時,女性容易因性暴力而面臨傳染病或非預期懷孕風險。雖然保險套無法完全保護女性尊嚴,但至少能減少性病與意外懷孕的風險。另一方面,與許多大型儲水袋相比,保險套體積小、攜帶方便,也能臨時裝水,在缺乏乾淨飲用水的環境下派上用場。 避孕藥 :若在災難或戰爭環境中,醫療資源極度不足,女性若意外懷孕,將面臨極高的健康危機。避孕藥雖然在一般通路不易買到,但若能事先向醫師取得處方並納入防災包,就能有效降低非計畫性懷孕。 衛生棉 :一般型的衛生棉也好,或是夜安型(例如34、40公分)的衛生棉,除了生理期使用外,厚實且吸水量大,在臨時缺少紗布或繃帶時,也可用作包紮或止血墊。如果場地髒亂,同時也能暫時保持傷口乾燥,減少感染風險。雖然占空間,但在災難環境中,這些吸水性佳的材...

觀察台灣 AI 政策與職場新挑戰

前言 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我對台灣 AI 政策的一些觀察。未來我還會整理其他國家的案例做比較。不過先提醒大家:這篇的資訊量不算太低,文章提及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常接觸的政府計畫名稱、大筆預算金額與目標數字,乍看之下會讓人覺得很抽象。 對我來說,這些數字背後傳達的訊號很清楚──台灣政府確實願意投入大量資源在 AI 的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訓。問題是,這些投資如何真正走到民眾與企業身邊?如何讓公司知道「資源在哪裡」、讓人才看見「機會在哪裡」?這條「最後一哩路」會決定政策成效,也才是和你我最相關的地方。 為了解台灣就業市場的實際需求,我偶爾會瀏覽人力銀行網站。有次看到某家公司在招聘條件中特別要求面試者在面試時分享「自己使用過哪些 AI 工具,以及如何使用」。這讓我注意到:AI 已經被視為職場的基本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AI 已廣泛應用於工作與個人任務。雖然部分單位仍不鼓勵員工使用,但只要有清楚的界限與正確的態度,AI 工具能有效減少重複性工作,把精力留給更有價值的任務。想像在學校寫報告,老師要求必須說明 AI 工具是怎麼幫上忙的;或在公司加班時,主管要求用 AI 快速整理資料。這些情境都不再是未來,而是現在。 我撰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因為參加 Anthropic 的 AI Fluency for Students 課程,課程內提到的 4D 概念對學生、新鮮人乃至現在於職場受到 AI 衝擊的世代都很有幫助。如果我是面試官,我會希望求職者能理解並應用這些觀念。其次,是我長期關注各國 AI 政策,想藉此分享觀察成果。這些分析大多是透過 AI 工具分析政府公開資料而得,也讓我更相信 AI 是研究工作人員的得力助手。  以技術與產業發展為核心的台灣AI政策 台灣的 AI 政策並不算落後。除了大家熟知的 DIGI+,政府陸續推動了「臺灣 AI 行動計畫」(2018–2021)以及「臺灣 AI 行動計畫 2.0」(2023–2026)。政策重點主要在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 從預算來看,2025 年度 AI 行動計畫 2.0 編列經費最多的前三個部會為:經濟部、國科會與數位發展部;2026 年(115 年度)未核定的預算書顯示,數發部、經濟部與國科會仍是主要資源分配單位。大部分經費用於應用與普及,例如開發 AI 便利工具、藥物開發驗證平台等。 產業發展 台灣經濟結構仍以製造業為主...

因為日常事務,我遇到網路詐騙了

在各位閱讀我的個人被詐騙經驗前,請看一下內政部警政署的 打詐儀表板 網站,了解一下台灣每天有多少人被網路詐騙,各種網路詐騙的手法,好好保護自己,希望不會有人再被詐騙。 為什麼沒有洗滌貼身衣物的小家電? 台灣的女性多少都有被教導貼身衣物要與一般日常衣物分開洗滌的觀念,且不要與襪子一起洗,加上女性貼身衣物的材質也不適合洗衣機洗,所以多數女性在洗澡時會順手洗滌自己的貼身衣物。因為浴室空間有限,所以我也是拿個小板凳、洗臉盆、洗衣板,在小小的空間內把貼身衣物洗乾淨。隨著年齡增長,我開始覺得這是一種負擔,甚至遇到出差過夜時,晚上會累到沒力氣洗貼身衣物,帶回來洗,就更疲倦。 有時候在居住的地方,是公用的洗澡間,更不好意思拿著裝著貼身衣物的洗臉盆在洗手台洗衣服,如果在公共淋浴間裡洗衣服,還要注意自己是否占用其他人使用浴室的時間。 所以長期都在注意有無這種小家電,我相信它有需求存在,例如寶寶的口水巾、衣服,就不適合與大人的衣服襪子一起洗,但寶寶的衣服都小小的,就像女性的貼身衣物的布料也沒有太多,全丟進洗衣機裡,又十分浪費水。 不幸的是,大多數這種專門洗滌貼身衣物的機器都來自中國,而且台灣似乎都覺得反正手洗就好了。那有人算過手洗一套貼身衣物要花多少時間嗎?一個家長還要再手洗嬰兒衣物的時間要花多少?這個需求存在,卻沒有人想要做這一塊。或者,消費者得冒險去買中國的產品。 一個冠上台灣品牌合作的迷你洗衣機吸引我的眼光 我覺得不用 Facebook 是人生最棒的決定,但我仍使用 Twitter、Instagram 與 WhatsApp, 用Instagram連結植物社群,Twitter 與 WhatsApp是連結網路治理社群與國外的朋友。其他通訊軟體如 Signal、Telegram,我都有使用。 今年 5 月是我個人意外忙碌的月份,需要台北台南兩地跑,所以迫切的需要一台方便的清潔小家電來節省我更多的時間,於是我睡前滑手機時,在 Instagram 上看到所謂「玉如阿姨與東元家電TECO」合作的迷你洗衣機,我還轉發給朋友,想到這個東西的人很厲害,因為它就把果汁機裡的刀片拿掉就好了。 因為是睡前,所以沒有想太多再去查證,更何況它的價格還算合理,且是貨到付款,不用先匯款,所以我就下單,填寫收件資料後就去睡了,雖一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它不需要填寫電子信箱位置,它只要收件人姓名、電話、超商店名即可。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