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讀《黃色臉孔》

讀完上一本《巴別塔學院》的同時,我的社群平台在演算法操作下,舖天蓋地的看到《黃色臉孔》,也成功吸引我的注意力,所以當我撰寫《巴別塔學院》讀後心得的同時,也開始閱讀《黃色臉孔》。

在文章的開始處,我引用作者在書中關於寫作的兩段文字:

    「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

    「寫作是人類所擁有最接近正真魔法的東西,寫作是無中生有創造出某種事物,是打開通往其他世界的門扉,寫作賜予你力量,讓你在真實世界太痛苦時,可以塑造自己的世界。」

藉由這兩段文字,我想寫下的是關於這本小說給我對於寫作與出版的心得。

大學畢業後在出版界的資歷只有三個月,工作內容也僅有維運出版社的網站,根本不能算是在出版界,所以我對書中的出版界的操作沒有什麼太多共鳴,也對於作者簡潔談到自建一個網站再找出留言者的 IP 位置再反查來源這件事也一笑帶過(那不是這個小說的重點),裡面的性別與種族偏見、網路言論覇凌相關議題只能用「無奈」兩字回應--如果沒有親身體驗過,很難說些什麼,沒遭遇過性別歧視、網路惡意言論攻擊的人,真的不痛不癢,但也相信今年的奧運已經讓不少台灣人感受到國家地位、各種偏見帶來的影響。

在知識普及、每個人可以成名三分鐘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創作的欲望,需要有個什麼可以證明「自己存在過」、「自我獨特性」與「實現自我價值」的最簡單方式,直到有點天發現字裡行間充滿缺乏邏輯的文字組合,只是日常瑣碎的流水帳時,只能選擇向現實低頭。

寫作這件事情靠的不只是天分,有穩定產出量的作家們也有規律的創作模式,他們不止創作,也大量閱讀;當然也有那種天才型的作家,過著晨昏顛倒、夜夜笙歌,可以寫出讓人一讀再讀的有趣的作品。如果沒有上天賜下的禮物,相信規律的模式還能帶來益處,但除了天分外,一個作品要成為經典,還需要配合時機點、運氣,俗語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只要作者願意承擔出版相關過程的複雜手續,在自由的台灣可以選擇自費出版、自己想辦法行銷,好處是擁有版權-只要作者願意忍受中間的繁雜、找通路這些與「寫作」無關的事務。網際網路簡化一切,讓每個人握有出版自我作品的權力,也讓每個人遠離繁雜的事務,專心在寫作上,也降低出版社是否出版作品的權力,把權力交還給作者,而讀者自己要擁有識讀力及判斷的能力,來決定什麼是與自己契合的作品,什麼是不符合自己頻道立場的作品,不再依賴出版社、通路。

但創作的歷程總是痛苦、嘔心瀝血的,在此我沒有引用作者在書中的的文字,而是引用詩人 Sylvia Plath 寫下的文字,沒有比這段文字更能描述創作者孤獨的心境:

    「我坐在同一個玻璃鐘型瓶下面,在我的酸苦之氣中慢燉慢熬,自作自受。」 

    (I would be sitting under the same glass bell jar, stewing in my own sour air.)

作者在小說中這麼寫道:「一旦你開始為市場而寫,那你體內燃燒著什麼樣的故事,就再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讀者想看什麼。」

在以往寫作的經驗裡,當我寫不出來時就會去接一些行銷工作,例如幫出版社寫寫讀後心得,有點像小說中由出版社把書的草稿發給一些部落格、社群意見領袖,讓他們閱讀後協助行銷。此時就有「立場」的問題,如同過往參與電影試片活動,如果我真的看不懂作者(導演)要表達的理念,那我還能寫些什麼?

當寫作者是為市場而寫,那作者要了解市場需求,不然就很像擁有熱情的新創業者,在開創新事業後,因為不符合市場需求而認賠消失。

市場沒有需求怎麼辦?在行銷學常說的就是「創造需求」。作者(或出版社)能否改變閱讀者的行為或閱讀喜好?在其他的產業,日本 Sony Walkman® 改變人們聽音樂的方式,當 Steve Jobs 在台上展示 iPod 時又改變人類聽音樂的行為,iPhone 面世後,改變人們「使用手機」的行為。以前的人們在書房閱讀書籍、報紙、雜誌,但更年輕的世代選擇使用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手機來閱讀這些媒體內容。只要能滿足人類對於便利生活的需求,人類就會願意改變行為模式,當創作者不願妥協於市場需求,就要有勇氣面對孤獨;若迎合市場需求,也要有勇氣面對「媚俗」的評語。

在讀這本小說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譯者的專業,讓書中的文字更貼近台灣讀者能理解的用語、也能簡單的了解美國的出版流程,例如當我讀到「銃三小」三字時忍不住笑了出來,也的確感受到《巴別塔學院》與《黃色臉孔》這兩本小說結構和語氣的差異處,甚至也有著:「作者是不是擁有多重人格,以致於寫出兩本風格迥異的小讀?」的疑問,但也可能是我書讀得不夠多吧!

題外話,Kobo 電子書無法分享畫線註記的地方,在 Readmoo 的 MookInk 可以把畫線註記的地方以圖片的方式分享,而且會註明有多少比例可以畫線分享。Google Playbook 可以跨平台閱讀,但受限於《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DMCA)及數位版權管理技術(DRM)限制,只有螢光色的線條,不會有內容且更難分享,所以各個平台各有優缺點。


Image by rawpixel from Pixabay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女性在防災包中應準備的物品

全球在這幾年地震頻繁,再加上戰爭的陰影愈來愈大,坊間已經有各種災難包的清單作為一般人備災參考,也看到有些廠商會與名人合作,推廣救災包的重要性。我也採購一個以減少準備的成本,但在檢視與思考廠商陳列的物資清單裡,還是少了什麼,特別是如果遇到戰爭時,那些救災包,不論是幫小朋友準備的、幫寵物準備的,看似很棒,仔細想想,比較像露營用的物品清單。 這讓我很沮喪,因為我買了一個還要花更多成本準備急救藥品的防災包。身為女性,我會選擇多備急救藥品及衛生物品,因為那是能保護生命與尊嚴的基本協助。 網站中所販售的急救內容物是備而不用,反而有些必要的物品,如 止血帶 、止痛藥等,可能因為法規管制而沒有被列在販售的急救藥品清單中,但也沒有詳細的列在教學文章中,許多必要的物品都被輕描淡寫的帶過。我雖然已採購該防災包,但仔細想想,那個可能比較像露營用的清單,有點後悔,但我會留著當基礎,再把沒必要的東西改為必要的物品。災難來臨時,我們都只能選擇必要的,而不是選擇想要的。 急救訓練時的經驗 專科時曾與同學接受紅十字會的急救訓練,有一堂課裡,參與的學員們都討論過「物盡其用」這件事,例如在山上突然骨折或不幸出現開放性傷口時,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拿來急救使用的?且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只能帶必要的物品離開,也能減少不必要負重,確保行動方便。 我曾檢視過多份清單,但都沒有看到女性必備的物品。有些東西不論在何時對女性來說是必備的:保險套、避孕藥、衛生棉、消毒藥片,有些物品因為國內法規管制,所以不會在販售清單上出現,所以還是需要自己準備。 保險套 :在戰亂或災區,被迫流離失所時,女性容易因性暴力而面臨傳染病或非預期懷孕風險。雖然保險套無法完全保護女性尊嚴,但至少能減少性病與意外懷孕的風險。另一方面,與許多大型儲水袋相比,保險套體積小、攜帶方便,也能臨時裝水,在缺乏乾淨飲用水的環境下派上用場。 避孕藥 :若在災難或戰爭環境中,醫療資源極度不足,女性若意外懷孕,將面臨極高的健康危機。避孕藥雖然在一般通路不易買到,但若能事先向醫師取得處方並納入防災包,就能有效降低非計畫性懷孕。 衛生棉 :一般型的衛生棉也好,或是夜安型(例如34、40公分)的衛生棉,除了生理期使用外,厚實且吸水量大,在臨時缺少紗布或繃帶時,也可用作包紮或止血墊。如果場地髒亂,同時也能暫時保持傷口乾燥,減少感染風險。雖然占空間,但在災難環境中,這些吸水性佳的材...

關於花精的FAQ(4)--使用篇

這部份有十六個Q & A,內容很多,我想應該可以解決在使用花精上最常見的疑問。 花精是芳香療法嗎?是保養品嗎?是藥品嗎? 花精應該算是順勢療法的一種,可以外用也可以食用,不能說是保養品,因為沒有保養品用在皮膚上的直接效果,可以確定的是,花精並不是藥品也不含所謂藥品的效用,但它確實能藉由自花朵萃取出來的能量來平衡人心中的負面情緒。 花精買回家之後要怎麼使用? 通常買回家的花精我們被稱為Stock Bottle,裡面有濃度較高的酒精,所以只要放在陰涼處通常可以放很久,但是如果你的居住地方較悶熱,還是建議放在冰箱裡會比較恰當。平常我們在使用的被稱為Treatment Bottle,調配方式如下: 你要先有一個30ml的玻璃瓶,要有滴管,可以少於30ml,買回家後先用沸水煮5分鐘。注意滴管部位的塑膠不要放到熱水裡。 在已消毒過的30ml玻璃瓶中加入礦泉水或是乾淨的飲用水。 從每個花精的Stock bottle裡各取出兩滴花精加到這30ml的瓶子裡。 每天喝四次,每次取四滴,加入水或是飲料裡,或是直接滴四滴到嘴巴裡。 如果你要搭配急救花精的話,加入Treatment Bottle中的急救花精是四滴,其他的花精還是以每種兩滴為主。 我已經有使用其他的花精了,我可以混用巴哈花精嗎? 原則上是不建議。像是如果你本身已經有澳洲花精的急救花精,就不建議再混合巴哈花精的急救花精。 花精在調配上最多幾種?可不可以三十八種全用? 一般而言一瓶Treatment Bottle裡最多不超過六種花精,因為太多的花精可能會讓你看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可能短期內改善了某種情緒但長期而言是沒有改變的,也有可能會互相抑制。但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些人可能只需要一種或兩種;有些人可能需要調配到七種或八種,甚至有些人需要三十八種全部,當我們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情緒問題出在哪裡時,就知道適合的花精到底有哪些,再慢慢的排除掉不需要的花精。 用錯花精會不會有不良的影響? 不會,花精是很溫和的東西,簡單的就成份上而言,它就是水而已,頂多加上了白蘭地防腐,特別一些的說法是,花精多了自然界的能量。花精所改善的是我們的負面情緒或是較黑暗的性格,如果選擇了不適合的花精也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如果我已經有其他品牌的急救花精,而且還有很多,我一定要再重新買巴哈急救花精嗎? 不用,選擇最適合自己...

參與 APRICOT 2018 心得 (3)

會場大廳 人脈與資訊的交流與建立 在 APRICOT 2018 裡,較以往參與不同的地方在於,這次直接去向以往只在網路上共事的朋友們見面。在 IGF 、 APrIGF 裡,有許多人可能都只在線上會議時出聲,討論事情,真正要見面時,可能是IGF、 ICANN 或是像 IETF 、APNIC⋯⋯等會議才有可能見到本人,但見到本人還不見得會有印象,大多數的人在腦海中存有的是某個名字的網路身份,而不是本人,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這些人也多在這個領域裡流動。 現在流行的一個名詞「斜槓青年」其實早在網路領域裡出現。這些人可能是某家公司的員工,但同時是ICANN某個組織的成員,也可能是 APNIC 或 APNIC Foundation的職員,同時又兼任著 rIGF 或 IGF 的 MSG,所以會看到這些人會同時出現在:ICANN、APNIC、IGF 或 rIGF的會議裡,散布在世界各地,平均可能每兩個星期就開一次網路會議,但有些人在一年裡可能實際見面不超過100天。所以遇到有機會見面時,通常都會儘量找機會見面。 在這次的機會裡,也實際的與 APrIGF 2018裡其他的 MSG成員見面,也見到了 ICANN、APNIC、 ISOC 的成員。實際見到的感覺又很不一樣,使用網路工作的確能解決地域性的問題,也能讓不同的人透過網路來提供自己的專業,然而面對面的交流提供了「人」的溫度。 APrIGF 2018 MSGs 在會場合照,圖片來源: Jia-rong Low